1、1.古车作为载车部分的车厢,叫“舆”。

2、“舆”的左右两边立的栏杆和木板,叫轸(yǐ以)。

3、2.车的运转部分主要包括轮和轴。


【资料图】

4、轮的中心是一个有孔的圆木,叫毂,用以贯轴。

5、3.车轮的边框,叫辋(wǎng网)。

6、连接辋和毂的是辐。

7、车轮的辐条有多有少,一般为30根。

8、《老子》曰:“三十辐,共一毂”。

9、4.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,这叫辐辏(còu凑)。

10、5.车轴是一根横梁,上承车舆,两端套上车轮。

11、轴的两端露出毂外,末端套有青铜或铁制的轴头,叫軎(wèi卫)。

12、轴头上有孔,用来纳“辖”,以防车轮脱落。

13、辖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,呈扁平长方形,长约三四寸,俗称销子。

14、车轴横在舆下,固定的方法是在舆的底部安上两块木头,用绳索把轴绑在上面。

15、它的形状像个爬伏着的兔子,所以叫伏兔。

16、也叫輹(fù复)。

17、拓展资料:车辆的构造和组成,除了上面介绍的有关载车和运转部分的构件外,还要包括驾车的构件。

18、驾车部分的构件主要有辕、轭。

19、辕的后端连着车轴,前端拴着一根弯曲的横木叫轭,又叫衡或横。

20、轭要卡在牛马的颈上。

21、另外还有“轫”〔rèn刃〕,它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。

22、行车时必须先将轫木拿开,车子方能转动。

23、所以启程又叫发轫。

24、古代车舆上可以有盖子,用一根木棍支撑,形似大伞。

25、盖为车所专用,舆中可以铺席,车席叫茵,后来也泛指一般的席垫。

26、据说古时妇人之车,往往在舆的四周加上帷。

27、后来车盖被取消,在帷上加了顶(类似现代的车篷),叫作幔,又叫幰(xiǎn显)。

28、此外,古代车马还常常有许多装饰性的附件,如装在衡和轭上的响铃,叫做“銮”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推荐内容